您該關心的問題--抗生素的潛在性危害  發表日期:2008/10/04 21:59  

您該關心的問題--抗生素的潛在性危害
眾所周知的飼養動物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問題,已到了國際間接連禁止使用的關鍵時刻了, 然而消費者似乎對抗生素所產生的危害還停留在,藥害及殘留物的階段,以下我們想提出一系列全球對動物用抗生素,危害人類的實例,提供給每位消費者,深思與討論 : 
現代禽畜產業的特色就是以結合科技設備與藥物以極端高密集飼養的形態為發展重心,增產與快速成長是唯一目的,飼養戶數逐漸減少而集中化與大型化,相對集中後動物營養學之發展及經營管理技術之改進,傳染病生成也拜醫藥進步包含疫苗製造技術的發展,控制傳染病之發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諸多種類抗生素飼料添加物順勢而生。 在歐洲荷蘭是最早生在使用添加抗生素,而動物身上所分離的沙門氏菌與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約有80%抗藥性,在愛爾蘭家畜中葡萄球菌的抗藥性更高達90%],為一例外是瑞典此種嚴格管制抗生素的國家才有較低的抗藥性。出現明顯的對比,雖然禽畜細菌產生抗藥性菌株並不代表其會將此菌株傳染給人類,直到1997年Lancet的案例報告報導一位伯明罕45歲貨車司機,在肉類包裝工廠意外受傷,傷口感染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以下都簡稱為VRE)並正式被報導後,禽畜養殖餵養抗生素對人類造成抗藥性更加被重視。目前VRE已經成為相關醫療院內感染排名第二位的重要病源菌[2],1986-1989的院內感染案例,VRE佔12%,至1993年所分離分離的腸球菌(Enterococcus)中,VRE佔8%,其感染對象主要為腎臟病患、小兒科病患以及加護病房病患。依飼料產業而言,長期以來都會添加所謂預防性劑量的抗生素於飼料當中,藉以增加生產力,由最初服用抗生素藉以治病,日久成為促進動物生長。  抗生素殘留,抗生素飼料添加物長期添加於飼料中餵飼食用動物後,有微量殘留於畜產品中,的抗生素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可能是很急性的,例如盤尼西林殘留在牛乳、肉品中而引起過敏反應。但大部份是抗生素累積性攝取結果引起的慢性致害。肉類若含殘餘抗生素,人類食用肉類就如長期服用微量抗生素一樣,也會漸漸對體內具有的少量病菌產生抗藥性。無論是治病或促進生長,動物與人類的抗藥性激增,造成早期的抗生素種類陸續因為抗藥性而被淘汰,早也是不爭的事實,抗生素飼料添加物的功用。